时间:2023-01-12 21:31:57 | 浏览:1407
黄勇/文
黄姓(21)|淮南黄氏开基祖黄祖:射杀孙坚,杀掉祢衡,后被孙坚儿子孙权杀死
东吴政权中,最为有名的黄姓人是黄盖。
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永州市零陵区)人,零陵黄氏的代表人物。
黄盖是东汉南阳郡太守黄守亮(字子廉)的后人,黄盖的祖父迁到了零陵。
元朝义乌大儒黄溍,在他撰写的《日损斋笔记》中记载了黄盖家族世系的传承情况:黄香-黄瓚-黄守亮-黄安(字孚仁)-黄盖(字公覆)-黄柄。
黄溍《日损斋笔记》中的相关记载
黄盖自幼家贫,但壮志不减,不断学习文化知识,习练兵法。
初平元年(190),孙坚起事,黄盖跟随孙坚。第二年,孙坚战死,黄盖又先后追随孙坚的儿子孙策、孙权平定江东,立下汗马功劳。
建安13年(208),曹操南下进攻东吴,黄盖跟随都督周瑜,在赤壁与曹操对峙。
黄盖建议用火攻战术攻打曹操,愿意前往曹营诈降。于是,有了火烧赤壁这一著名战役。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在赤壁之战中,黄盖被流箭射中坠入水里。东吴士兵把他救起来,居然没认出他是黄盖,把他随意安置在一边。
黄盖大声呼叫另一将领韩当的名字,大家这才赶紧把他送去抢救,保住了一条命。
战后,黄盖因功被任命为武锋中郎将。
连环画《赤壁之战》
建安24年(219),武陵郡的蛮族发生叛乱,黄盖被调驻为太守。
黄盖充分利用手里的500名将士,斩杀蛮兵数百人及其首领。对投降的,一律释放。
他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平定了所有叛乱。
不久,长沙郡益阳县受到山贼侵犯,黄盖奉命前去平定,孙权升他为偏将军。
延康元年(220),黄盖病死在任上。孙权称帝后,追论黄盖功绩,赐予黄盖的儿子黄柄关内侯飞爵位。
黄盖死后,葬在今安徽南陵县许镇镇(原黄墓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黄盖墓遭到劫难,亭子被毁,墓碑遗失。
黄盖的后裔子孙,主要生活在今湖南临湘市黄盖湖畔的黄盖镇。
黄盖病逝后,黄柄在赤壁之战古战场江滨上建祠纪念父亲,也就是今黄盖湖滨的黄盖寺。
【下期看点】
请看黄姓(23)。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黄勇/文黄姓(21)|淮南黄氏开基祖黄祖:射杀孙坚,杀掉祢衡,后被孙坚儿子孙权杀死东吴政权中,最为有名的黄姓人是黄盖。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永州市零陵区)人,零陵黄氏的代表人物。黄盖是东汉南阳郡太守黄守亮(字子廉)的后人,黄盖的
黄勇/文黄姓(27)|黄洞蛮中的黄氏:在唐朝时多次发动起义,最终分散到各地隋朝时,江夏黄氏中的黄凤麟成为黄姓史上第一个文状元。黄凤麟,字魁熹,号江夏逸叟,黄州黄冈县黄鹤乡仁义村人,隋炀帝乙丑科(605)进士第一。黄凤麟画像(资料图片)不过,
黄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96位。至2006年,黄姓人口约有27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2.2%;按人口算,黄姓排名从第8位升为第7位。黄姓起源于中国北方,后迁至中原地区并建立黄国。黄国被楚国所灭后,部分族人开始南迁。两宋之后,黄姓广布到湖
来源: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柱掌上咸宁报道2月15日上午,元宵节当日,华新水泥(赤壁)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辉带领党员志愿者来到赤壁市中伙铺镇社会福利院,送来大米和食用油等物资,并现场煮汤圆,以实际行动关爱孤寡老人。现场,志愿者分工协作,将节
黄勇/文在中国姓氏史上,黄姓诞生的通常说法是出自春秋时的黄国。但在历史上,黄国却有好几个,这些黄国是怎样的情况呢?第一个黄国:少昊孙子台骀后裔在山西汾川流域建立的黄国黄帝的大儿子少昊,出生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北20公里的嬴地,那里有条河叫嬴水。
黄姓(35)|黄峭子孙兴旺,瓜瓞繁衍播迁各地,称为邵武黄氏禾坪(和平)派黄勇/文却说黄峭的十四儿子黄塘,他的大儿子黄汝厚的儿子黄琛,后来迁到了山东。黄琛的儿子黄密生儿子黄胜奇,在北宋宋仁宗赵祯皇祐元年(1049),跟随大将狄青南征立下大功,
黄勇/文黄姓(57)|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入川黄姓人成为如今四川黄姓人的主体这一期,我们继续说在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迁徙入川的黄姓人情况。资阳市丹山镇黄氏宗祠。黄勇 摄威远县界牌黄家七房人的来历清军南下后,广东五华县的黄峭后裔黄庭仍与
黄勇/文黄姓(29)|福建泉州开元寺所在地,是江夏紫云派始祖黄守恭献出的桑园地黄守恭有5个儿子:黄经、黄纬、黄纪、黄纲、黄纶。黄守恭把地捐出去了,5个儿子怎么安置?据传,当时匡护说,凡是地名带“安”字的,就是黄守恭子孙的立足地。黄守恭画像(
黄勇/文秦王政时期,一个叫黄景修(黄淑)的人曾被任命为相国(查秦国到秦朝的相国和丞相,并无黄景修的名字,此处存疑)。《黄氏通书》中的《古今名人·黄氏名人录》记载说,黄景修,字东日,有3个夫人:大夫人郑氏,生了黄喜、黄胜;二夫人邓氏,生了黄式
姓氏渊源 关于黄姓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源自少昊金天氏之后裔;一说源于尧舜时东夷部落首领伯益,有言出自嬴姓,有道出自陆终。 据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五记载,“黄,出自嬴姓,少昊金天氏裔子曰昧,为水官,号玄冥师,生台骀,能业其官
伯益涉中原,黄国鼎中州。伯益治水,早于大禹,舜因赐姓,为嬴姓。周灭殷商,黄不助周,亦不助纣,周王不愉,而得子爵。而其始祖,实立足于河南潢川。楚灭黄,子孙以国为姓,即黄姓。而史上所谓“黄国”,并非一处。颛顼帝时,有少昊金天氏后裔台骀,为水官之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黄姓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是华夏大地最古老、最优秀的姓氏之一,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在古代历史上黄国有三个,分别是汾水之黄、汉东之黄、潢川之黄,前两个黄国都湮没无闻,后嗣渐衰,只有潢川之黄子孙人丁兴旺,族姓繁昌。然而,公元前
黄高——本姓姬,是黄帝的第8世孙。黄高的后裔黄石以仕周有功,受封于黄,建立黄国。受封之地在今河南省潢川县一带。春秋、战国黄歇——春申君,战国四公子之一,著名政治家。西汉黄霸——武帝末时官拜丞相,封建成侯。东汉、三国黄宪——贤士,德称于世,时
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作为支撑。”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刘忠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五年来,刘忠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建议始终聚焦国家高端制造产业领域青年人才的吸引和成长成才。五年的尽心履职让
黄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祝融之子陆终为得姓始祖。黄姓起源于中国北方,后迁至中原地区并建立黄国。黄国被楚国所灭后,部分族人开始南迁。两宋之后,黄姓广布到湖北、陕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