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2 21:23:04 | 浏览:97
黄勇/文
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原大量黄姓人因做官、读书、经商、征战、出使等原因,向四方迁徙,主要是从中原向南方迁徙。
迁徙到湖北地区的黄姓人,形成了江陵黄氏和江夏黄氏两个郡望。
黄姓人进入复兴时期,继续向江南地区辐射发展,“浮诸江南,以实海滨”,有的向南和东南融入百越,到达今越南一带。
其中,江夏黄氏从向东南迁徙到江西、向北迁到河南固始、向东迁到江浙,甚至到达朝鲜,向西迁到了四川。
秦始皇在平定天下时,曾两次派兵出征岭南。这些军队后来没有北返中原,而是就地客居,被称为客籍,也就现在的客家人组成部分之一。
黄歇死后几十年里,黄姓基本上是一片沉寂。秦末汉初,黄极忠的突起,让黄姓开始振奋起来。
黄极忠,临江侯国(今湖北江陵县)人,据传他是黄歇的孙子,曾任会稽郡太守、人称“四品黄堂”的黄堂(黄咏)的儿子。
在秦末农民起义的大潮中,黄极忠乘势而起,成为绿林(地名)一支义军的首领。
后来,黄极忠被项羽阵营的临江王共敖收编,做了共敖的将领。
刘邦打败项羽后,攻打第二代临江王共尉,黄极忠审时度势,拥护刘邦,帮助刘邦消灭了共尉。
此后,黄极忠又随刘邦剿灭各异姓诸侯,特别是在消灭九江王英布的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汉高祖12年(公元前196),黄极忠被刘邦封为邔(qǐ)侯,食邑1000户,封地在今湖北宜城市。
邔侯的级别是20个等级爵位最高的,地位仅低于丞相。
27年后,黄极忠去世,谥号“严侯”,史称为邔严侯。
黄极忠去世后,儿子黄荣成承袭爵位,9年后去世,谥号“庆侯”。
第三代邔侯是黄明,在位35年,元朔5年(公元前124)去世,谥号“共侯”。
第四代邔侯是黄遂,邔侯国从原来的1000户发展到了4000户。
但黄遂只在位了8年,元鼎元年(公元前116),黄遂因剥夺公主之马,被正大力推行削蕃政策的汉武帝找到理由,邔侯国被废除,黄遂本人也被处以鬓刑(剃去头发),罚为城旦(筑城苦力)。
不过,受到处罚的只有黄遂本人,黄姓家族并没有受影响。
到这时,江陵邔侯黄姓家族人丁兴旺,成为当地的一大望族,江陵黄氏由此形成。
元康元年(公元前65),汉宣帝采取宽容政策,叫各地寻找先世功臣后代,除罪复家,加爵受赏。
这次,一共有136家功臣受诏复家,黄极忠第六世孙黄调,在元康4年(公元前62)受诏复家,爵位是公乘(8级爵位,地位低于县令)。
元始元年(1),汉平帝又封了113个功臣后代为关内侯(19级爵位,次于列侯,位同上卿),黄极忠的后裔黄敞也在其中。
到了东汉中叶,江陵黄氏又出了一位名人黄尚。
黄尚,南郡(今湖北宜城市)人,字伯河。黄尚是个农业专家,顶尖级技术人才,汉安帝任命他为司农。
阳嘉3年(134),汉顺帝任命黄尚为司徒。
阳嘉7年(138年),全国出现蝗灾,汉顺帝认为是黄尚的责任,免去他的职务。
邔侯国在东汉时并入南郡,黄尚所在支系的黄姓被称为南郡黄氏。
南郡与江夏郡相邻,南郡黄氏此后可能融入了江夏黄氏。
【下期看点】
如今韩国的黄姓人,为什么都奉一个叫黄景修的人为始祖?请看黄姓(8)。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黄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祝融之子陆终为得姓始祖。黄姓起源于中国北方,后迁至中原地区并建立黄国。黄国被楚国所灭后,部分族人开始南迁。两宋之后,黄姓广布到湖北、陕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
黄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祝融之子陆终为得姓始祖。黄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96位。至2006年,黄姓人口约有27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2.2%;按人口算,黄姓排名从第8位升为第7位
黄姓是广西第一大姓氏,无论在汉族还是壮族人口中均位居第一,这么多黄姓人口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广西的黄姓吧。黄姓起源于夏朝时的黄国,商朝后以国为姓,所以历史非常悠久,黄国位于今日河南潢川。黄姓很早就迁入南方了,所以经历的中原
福建10大姓氏中,除了陈林两大姓氏外,黄姓人口数量排名第3位,说明黄姓在福建分布比较广。黄姓也是南方大姓,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分布非常广泛。今天让我们来看看福建黄姓的分布情况吧。黄姓是以夏朝时黄国而得姓,因此尊黄国创始人伯益为得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