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2 21:22:28 | 浏览:36
黄勇/文
黄姓(26)|陈朝猛将黄法抃:文能处理繁琐公文事务,武能带兵出征打胜仗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黄姓人的迁徙情况还是继续按照从中原向东南的路线发展。
由江夏黄氏分衍出去的浙江金华黄氏和河南固始黄氏,发展迅猛,分支众多。
金华黄氏生出众多分支,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地。
在唐朝两次开发福建的历史事件中,跟随陈元光父子开发漳州和王审知兄弟开发福建的固始黄氏有10多支。他们在福建邵武扎根繁衍,形成了著名的邵武黄氏,子孙遍布东南沿海各地和广东。
在东晋初由黄元方形成的福建晋安黄氏,唐朝时分衍出莆田黄氏,别称莆田黄。
这个支系的黄氏,从唐朝开始,一直到清朝,都是东南地区的望族,素有“十状元十宰相”、“六会元三榜眼三探花”和“四尚书四贡元廿三解元五百进士千名举人”的美称。
在南北朝时期逐渐兴起的黄洞蛮,也在与唐朝政权的战争与和平中得到了发展。
唐玄宗天宝年间,生活在岭南(包括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和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的黄洞蛮中的黄氏家族,与当地的韦氏、侬氏两大家族,控制了岭南的10多个州。
黄氏家族因这两个家族不肯依附自己,对他们发动了战争,把他们赶到了海边,岭南成为黄洞蛮的天下。
但是,随着唐朝的盘剥加重,加上很多蛮人被买卖到内地为奴隶,黄洞蛮不堪忍受。
唐肃宗李亨至德元年(756),黄洞蛮首领黄乾曜在黄峒(今广西大新县西)起义,得到陆州(今广西钦州市)、朱兰(今广西东兰县)、武阳(今广西罗城县北)等100多个山寨的响应,队伍很快发展到20万人,先后攻陷18个州,占地“数千里”。
据传,这就是黄洞蛮曾经居住的地方(资料图片)
黄乾曜自称中越王,建立了政权机构,与唐朝干了起来。
乾元2年(759),唐朝集结20万大军前往镇压,又采取分化瓦解政策,经过大小200多个战役,最终在上元2年(761)平息了起义,黄乾曜等首领被斩首,其他的归顺了唐朝。
经过这次起义后,唐朝与黄洞蛮改善了关系。黄洞蛮中的一些黄姓年轻人读上了书,并参加了科举考试,走上仕途。这样一来,对黄洞蛮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黄洞蛮黄氏经过数十年蛰伏和发展后,实力再次强盛起来。
唐德宗李适贞元10年(794),黄洞蛮首领黄少卿、黄少高兄弟起义反唐。唐朝派军镇压,义军被打败。为取得喘息机会,黄少卿接受了招安。
元和3年(808),黄少卿被任命为归顺州(今广西靖西市)刺史,黄少高也被任命为刺史。
不久,黄少卿兄弟再次起义,接连攻占18州,席卷广西南部和广东西南部。
长庆元年(821),时任兵部侍郎的韩愈,主张对义军采取招抚政策,但唐穆宗李恒不干,继续与义军开打,没讨到便宜,反而使义军不断攻城略地。
唐文宗李昂太和年间,经略使(临时性的军政长官)董昌龄、董兰父子采取剿抚齐下的政策,终于在长庆11年(831)平息了这次起义,收复18州。
这一次,黄洞蛮算是真正被打中了要害,黄氏势力元气大伤,家族成员四散各地,有的融人汉族,有的逃到越南,成为如今越南京族中的大姓。
还有的逃到湖南、贵州,成为侗族、布依族中的大姓。留在广西的,后裔演变成现在壮族中的黄姓。
【下期看点】
请看黄姓(28)。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黄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祝融之子陆终为得姓始祖。黄姓起源于中国北方,后迁至中原地区并建立黄国。黄国被楚国所灭后,部分族人开始南迁。两宋之后,黄姓广布到湖北、陕西、四川、湖南、福建等地
黄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祝融之子陆终为得姓始祖。黄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96位。至2006年,黄姓人口约有2700万,约占全国人口的2.2%;按人口算,黄姓排名从第8位升为第7位
黄姓是广西第一大姓氏,无论在汉族还是壮族人口中均位居第一,这么多黄姓人口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广西的黄姓吧。黄姓起源于夏朝时的黄国,商朝后以国为姓,所以历史非常悠久,黄国位于今日河南潢川。黄姓很早就迁入南方了,所以经历的中原
福建10大姓氏中,除了陈林两大姓氏外,黄姓人口数量排名第3位,说明黄姓在福建分布比较广。黄姓也是南方大姓,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分布非常广泛。今天让我们来看看福建黄姓的分布情况吧。黄姓是以夏朝时黄国而得姓,因此尊黄国创始人伯益为得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