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2 21:17:03 | 浏览:32
黄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七大姓氏,在两广地区最有影响。当代黄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2.45%,总人口大约在3260万。
黄,地之色也,为五色之一。黄即佩玉,也为黄金、金印之代字,也是黄帝的简称,这是非常美好和高贵的字义,也是后人借其原意引申而忘了其本意。黄,本意实为龟,是龟的正视图形。远古的黄氏族以龟为氏族图腾和族徽,族徽的图形后逐渐演化为文字“黄”,最终形成了姓氏。
黄氏始祖——陆终
黄姓的起源与演变:
其一 出自赢姓
黄姓出自嬴姓,传说是“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的后裔,少昊氏族以燕子为图腾,嬴是燕的异体字又是同音,以嬴为姓。少昊之子皋陶在尧舜时代掌管刑法和司法,其族以偃为姓,为燕氏族的另一大系统。皋陶之子伯益掌管火种和驯养兽鸟,后因助大禹治水有功,帝舜把“嬴”赐予伯益的氏族为姓,继承燕氏族的嬴姓。山东莱芜西南是古嬴地,南临嬴水,是东夷族中以鸟为图腾的嬴姓部落活动地区。黄人是东夷嬴姓部落一支,随着东夷部落的强大和主宰中原建立夏朝,黄人也一路迁徙到河南黄水两岸地区,即今河南新郑和密县一带。在夏朝,黄人的一支从河南黄水迁到汾川,即今山西绛县西洮水北岸的横水,建立了黄国。直到春秋初黄国为晋国所灭,子孙以黄为氏。这是中国最早的黄姓,但这支黄姓的后裔衰弱,在史书上仅出现过晋大夫黄渊一人,后代默默无闻。
在河南的黄人继续向南方迁移。大约在商朝中期,黄人在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建立了另一个黄国,古城在今河南潢川县西隆古。这支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表现不俗,进入周朝成为子爵诸侯,周旋于南方楚国和北方鲁国之间。春秋时公元前648年夏,楚成王灭了黄国,黄国子孙遂以国名为氏,族人很快在河南和湖北地区蔓延开来。此支黄姓有2600多年的历史。在战国楚考烈王时代,黄国后裔黄歇任楚相,开基于江夏,封为春申君,封地在黄国古城,河南潢川县直到清朝仍称春申镇。据说楚考王无子,黄歇将自己已经怀孕的妻子献给了楚王,得子即楚幽王。就这样黄歇轻而易举地报了亡国之仇,巧夺楚之天下于妊席之上。
外族基因融入
黄姓的第二大来源出自少数民族。进入西汉后,嬴姓黄氏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龟裂,黄姓中也融入了南北民族的血液。汉晋时期的河西匈奴屠各部人,唐朝的突厥突骑施部人,金朝的女真人,尤其在唐朝南蛮人中的邕管蛮人、广西的乌浒人已经出现大批使用黄姓的群体,而且很快与周遍的汉人融合成为南方汉人。金代的女真人,清朝的蒙古、满洲八旗诸姓也纷纷改姓黄,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成当地的汉族。
黄姓分布频率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黄姓人口由220万激增到3260万,增长了近15倍,黄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黄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广西二省,大约占黄姓总人口的33%,其次分布于四川、福建、湖南、江西、湖北、台湾、江苏、浙江、河南、安徽十省,又集中了黄姓人口的47.2%。广东为当代黄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黄姓总人口的17.4%。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分水岭,长江以北少黄姓、长江以南多黄姓。
黄姓血型分布
黄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6.9%,A型占28.4%,B型占26.9%,AB型占7.8%。
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黄庭坚提出“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对宋诗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其作品有《山谷词》《登快阁》等。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人,清代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作为外交使节屡次出使日本、美国、欧洲、新加坡。期间,他写了《日本杂事诗》《纪事》等作品以提出中国改革之道。甲午战争爆发后,他致力于维新变法,失败后他回乡工作,潜心新体诗创作,被誉为“诗界革命巨子”。
黄飞鸿
黄飞鸿(黄锡祥,1856年—1925年),字达云,号飞鸿,清朝末年的洪拳大师,黄飞鸿3岁习武,13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1882年受聘广州水师武术教练,并考取广州将军衙门“靖汛大旗手”一职。1886年设跌打医馆“宝芝林”,后随刘到台湾英勇杀倭。1911年8月任广东民团总教练。
郡望和堂号:黄姓的著名郡望有江夏、会稽、零陵、巴东、西郡、江陵、洛阳、晋安、濮阳、东阳、松阳、南安12个,尤以江夏最为著名。黄姓的堂号很多,主要有宽和、江夏、崇荣、永享、祖公等。“江夏堂”典出东汉安陆人黄香,九岁丧母,对父极孝,夏天扇枕席,冬天暖被窝。博学经典,善写文章,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官至魏郡太守。
黄姓的重要楹联有五副:
教化第一;孝友无双。
汪洋叔度;孝友廷坚。
汪汪澄波;飘飘意气。
徽流江夏;景焕阳春。
名流惊世诗书士;技艺超人纺织娘。
家训格言:黄庭坚是北宋著名书法家和文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为人厚直,其家庭自谓“敦睦”之家,故要求子孙以和睦为要,使家族荣昌世继。他告诫子孙“无以小财为争,无以小事为仇,……无以猜忌为心,无以有无为怀”。并以此为主旨作《家戒》以教幼子黄相。他的“和睦主张”思想,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伦理中“和善宽容”的优良作风。
大唐朝有位酒仙诗人叫李白,大宋有位婉约词人李清照,南唐还有位不务正业的词皇帝李煜,被世人尊为诗词界的三杰。咱们先说李煜,公元961年,李煜他爹李璟驾崩,因几个哥哥死得死病的病,身为老六的他登基继位。李煜与其它几个哥们不一样,他善诗文、工书画
【2020百家姓排名,王姓为百家姓排名top1】8日,公安部发布《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20年的“百家姓”与2019年相比变化不大。“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5,五大姓氏占全国户籍总人口30.8%。
关、佟、齐等大姓被挤出新版“百家姓”,新生儿起名最爱带“梓”公安部发布2018年全国姓名大数据,沈版百家姓有17个姓氏落选你印象中的“百家姓”,还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吗?日前,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对2018年公安机关登记的全国姓氏和新生儿姓
张姓在百家姓氏中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在中华大地有着广泛的人口分布及庞大的人口数量:据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张姓人口数量达到九千七百四十五万之多,仅次于王姓和李姓,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三 ,有这么广泛的人口分布
黄姓,远古称黄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如今,黄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据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黄姓人口达3521万之多,百家姓排名第七位。黄氏源姓于北方,两宋之后主要分布于湖北、四川、福建、江西一带
陈姓,是中华主要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人口众多,据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2020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陈姓人口总数有六千四百一十万之多,百家姓排名第五,仅次于王、李、张、刘.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陈姓开山始祖。史料记载:陈
中国民间向来就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说法,为什么民间把赵姓排在《百家姓》第一位呢?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北宋时期,北宋共有18位赵姓皇帝,当时《百家姓》自然以帝王为贵,排在第一。赵姓是我国历史上地位十分显赫的姓氏,据部分资料统计光称帝称王
赵汗青·刘欣华赵姓在中国,是个很普及的姓,说起古代名人,有春秋时候的赵简子,战国的平原君(赵胜),千古一帝秦始皇赵政,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千古贤相赵普,更有因文艺范导致丧权辱国的赵佶,元代大名鼎鼎的书法家赵孟頫……近代至今
赵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发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晋国六卿之一。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截至2014年总人口大约有2670万,赵姓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赵姓著名郡望有天水、涿郡、下邳、南阳、
郑姓的人口与分布郑姓是中华《百家姓》中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相关文献记载,郑姓主要源自于子姓、姜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名等。郑姓在宋明时期大约各有人口75万和125万,随着历史变革中的不断迁徙,郑姓人口已经分布在我国的大江南北。当今,
郭姓人口与分布郭姓,中华《百家姓》常见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主要源出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郭姓历史源渊深远,人口分布广泛。当今,郭姓在我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四省,共占郭姓人口39%,其次分布于
罗姓的人口与分布罗姓,中国百家姓常见姓氏之一,史书记载罗姓源自于“妫姓”及官位姓氏,也有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当今 罗姓主要分布在云贵川,湘赣闽、粤桂等地,目前,四川为罗姓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约占罗姓人口20%。据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2020年第
梁姓人口与分布梁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也是中华《百家姓》中典型的多源流姓氏,主要源出于嬴姓、姬姓等,还有些以国、地、邑为氏者。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宋朝时期,梁姓总人口仅44万人,当时排在全国37位,而到明朝的时候,梁姓人口依然不增反减至43万,当
品牌推广人、百家姓专家冯志亮讲《不一样的百家姓》之韩姓的一脉正宗韩姓是中国第二十九位姓氏,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河北。当今韩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61%,总人口大约有815万。得姓始祖韩武子,姬姓,韩氏,名万,又称韩万。据《元和姓纂》载
马姓是中国第十三位大姓,主要分布于黄河沿岸的省份和安徽江苏。当今马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9%,总人口大约有1720万。 得姓始祖马服君,即赵奢,赢姓,上古时期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赵奢封地在马服,属以居邑名为氏。马服本为战国时期赵国土